跳到主要內容
Menu

農作物災害預警

不結球白菜
倒伏、葉片破損、水傷。
加強排水、適時採收。
豪雨過後造成蔬菜作物不同程度的傷害,倘受災嚴重,應即進行清園、中耕培土、扶正植株,並酌予施肥,以促進植株發育。災後容易發生病害,應即時參照植物保護手冊選擇推薦農藥防治。由於生長快速,只要田間積水能夠排除,就能播種復耕,在一個月內即可恢復供應。因此以儘速復耕為要,但不宜搶種反而造成生產過剩。
甘藍
植株發育減緩或停止,超過30℃結球日數延遲,不緊實。不耐熱品種幼苗期32℃高溫10天,葉片呈皺縮及反捲,發生熱害的症狀。
播種期修正。選用適當品種。高溫期品種植後應留意側芽數及舟型葉發生,如有發生表示該品種遭遇高溫逆境,應延後種植。
定期灌溉降溫、延後種植。
西瓜
中大果期連續浸漬2小時以上,土壤缺氧可能造成根部受損。日降水量達280毫米以上嚴重受損。
雨季應作高畦並注意加強排水。
排除田間積水;預防病害;依生長勢補充肥料;畦溝翻鬆。除去受損幼果;預防病害;依生長階段補充肥料。
洋香瓜
植株浸水萎凋、授粉與著果不良、病害劇增、裂果或腐爛、糖度差、採收果易腐敗。
選用適當品種。高畦種植。加強排水、防雨、加強通風:合宜株距、如為溫室栽培者,開啟循環風扇、誘導抗病:亞磷酸中和液、殺菌處理、提高磷鉀肥時序提早:忌高氮肥、適量補鈣。
排除田間積水;預防病害;依生長勢補充肥料;畦溝翻鬆。
洋蔥
種子發芽適溫在16℃到25℃之間,根群發育適溫在15℃到20℃之間,莖葉發育適溫在20℃到26℃之間。日溫30℃以上容易導致熱障礙,育苗期高溫生育遲鈍、育苗率低下;生育期高溫導致生育衰弱;結球期高溫會提早休眠、蔥球不能充分發育肥大。
調整耕作期及種植地點,於台灣中南部沿海地帶9月到隔年4月為適當生育期,於生育期溫度低,成熟期溫度高,且有定向季節風,空氣較為乾燥,黑斑病發生機會較低,栽培成果較佳。
苦瓜
開花結果期,植株浸水後萎凋、黃化。
盡速田間排水,減輕根系傷害。
受害殘株及果實儘速清除,避免擴大感染。施用殺菌藥劑保護植株地上部及根部,減少根部浸水腐爛所造成的傷口受到感染。豪雨沖刷造成表土流失、根部裸露者應行覆土,以保護根部。不可立即施肥。
香瓜
植株浸水萎凋、授粉與著果不良、病害劇增、裂果或腐爛、糖度差、採收果易腐敗。
選用適當品種。高畦種植。加強排水、防雨、加強通風:合宜株距、如為溫室栽培者,開啟循環風扇、誘導抗病:亞磷酸中和液、殺菌處理、提高磷鉀肥時序提早:忌高氮肥、適量補鈣。
排除田間積水;預防病害;依生長勢補充肥料;畦溝翻鬆。
荔枝
影響果園病蟲害防治作業,增加病害發生。
增加果園排水,雨季來臨前使用亞硝酸防治露疫病發生。
排除積水,加強肥培、葉面施肥補充,促進新梢、新根恢復生長。
茼蒿
葉片浸水腐爛、黃化。根部受損,葉部病害易發生。
加強排水、適時採收。
加速田間排水。短期葉菜類受損輕微者,儘速採收儲放於通風良好處或冷藏設備中。根部受損輕微或排水良好田區,可施用廣效性農藥如亞托敏等藥劑,預防葉部病害發生。安全資材可用木黴菌、放射線菌、液化澱粉芽孢桿菌等,降低疫病及立枯病發生。不可立即施肥。
結球白菜
葉片浸水腐爛、黃化。根部受損,葉部病害易發生。
加強排水、適時採收。
加速田間排水。短期葉菜類受損輕微者,儘速採收儲放於通風良好處或冷藏設備中。根部受損輕微或排水良好田區,可施用廣效性農藥如亞托敏等藥劑,預防葉部病害發生。安全資材可用木黴菌、放射線菌、液化澱粉芽孢桿菌等,降低疫病及立枯病發生。不可立即施肥。
菠菜
倒伏、葉片破損、水傷。
加強排水、適時採收。
豪雨過後造成蔬菜作物不同程度的傷害,倘受災嚴重,應即進行清園、中耕培土、扶正植株,並酌予施肥,以促進植株發育。災後容易發生病害,應即時參照植物保護手冊選擇推薦農藥防治。由於生長快速,只要田間積水能夠排除,就能播種復耕,在一個月內即可恢復供應。因此以儘速復耕為要,但不宜搶種反而造成生產過剩。
萵苣
植株發育減緩或停止。結球萵苣28℃以上可能結球不良。不耐熱品種幼苗期32℃高溫10天,葉片呈皺縮及反捲,發生熱害的症狀。
播種期修正。選用適當品種。
定期灌溉降溫。
蕹菜
葉片浸水腐爛、黃化。根部受損,葉部病害易發生。
加強排水、適時採收。
加速田間排水。短期葉菜類受損輕微者,儘速採收儲放於通風良好處或冷藏設備中。根部受損輕微或排水良好田區,可施用廣效性農藥如亞托敏等藥劑,預防葉部病害發生。安全資材可用木黴菌、放射線菌、液化澱粉芽孢桿菌等,降低疫病及立枯病發生。不可立即施肥。
輕度注意 高度警戒

本網站僅列示部分災害訊息,詳細內容請參閱「更多農作物災害預警」。
Top 高通通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