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美濃區

美濃區

獅山社區

  • 社區組織代表:高雄市美濃區獅山社區發展協會

一、社區簡介:

獅山因形似側臥的獅子而得名,是一個傳統的客家庄、典型農村聚落。本里有百年獅仔頭水圳及竹子門發電廠,其中竹子門發電廠建於日據時代歷史已逾百年,為國定古蹟。每年7-8月騎竹筒泅水競賽是社區特色活動。以菸葉、稻米、香蕉、木瓜、芋頭為主要農產品。

 

二、社區願景:

  • 樂活鐵馬車道-原本的自行車路線與獅山社區的特殊景觀做個結合規劃。
  • 農產展示體驗服務區--在不同的季節規劃不同的農產活動展示及DIY體驗農園(EX:拔蘿蔔、採番茄)。
  • 「水岸生態」的體驗及互動觀賞區:依照自行車路線與當地自然景觀的結合。
  • 綜合活動區:以社區活動中心為起點,向外延伸出富有教育、文化、自然生態與農村體驗的活動區。
  • 樂活意象文化:利用未使用的老舊建築、荒地與休耕土地來做環境綠美化,打造不同風貌與特色。

 

德興社區

  • 社區組織代表:高雄市美濃區德興社區發展協會

一、社區簡介:

美濃區德與社區位於德興里,為傳統純樸的農村聚落,社區百分之九十之居民以農為業,是典型的農村社區,居民多為親戚或世居鄰居,主要信仰以道、佛教為主,土地伯公信仰,亦是美濃客家聚落另一信仰核心,早期大都從事農耕山墾的客家族群,大都把土地伯公看成人們的守護神,與現在的村里長很像,掌管鄰里大小事,只要是人們居住的地方,就建有伯公廟,不論伯公祠的大小形式,它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永遠是那麼的重要。

社區的願景:「發展社會福利,營造祥和的社區」 。提升生活品質,改變社區居住環境,軟化社區硬體建築,增加視野美感。營造社區新風貌,朔造符合空間美學及生態永續原則之社區環境。鼓勵居民踴躍參與社區營造,擴大社區服務範圍與人力資源有效整合與運用。

廣德社區

  • 社區組織代表:高雄市美濃區廣德社區發展協會

一、社區簡介:

美濃區廣德社區位於廣德里,社區內包含「竹頭角」及「竹山溝」兩個聚落,目前仍以一級產業(農、養殖業)為主,農產品主要以稻米、木瓜、野蓮、香蕉、芭樂、蘿蔔、檳榔、四季豆、黃瓜、蔬菜等之生產為大宗(如廣德社區產業分布示意圖)。野蓮是社區重要的產業之一,也是美濃著名的客家菜。本社區擁有目前唯一會製作客家傳統工藝品鐵籃子的匠師,但此工藝品隨時代變遷,逐漸沒落,本社區希望透過課程教授及工藝品技術維持、功能轉化,重新賦予新生命,將此產業重新活化,亦可發展成本社區特色。

本社區範圍多農田,隨著美濃區農會成功行銷推廣本地農產,如橙蜜香番茄、美濃米等作物,讓農民銷售市場經濟效益增加,以致有許多年輕人返鄉從事農務耕作。希望透過社區建立小農聯盟,找尋同樣返鄉的文創青年人才結合,固定辦理屬於庄頭的小市集、農村種稻體驗、客家米食製作、拔白玉蘿蔔體驗、澄蜜香番茄採果、藍染工藝復興等計畫,讓庄頭活絡,讓外地遊客深入庄頭。

精功社區

  • 社區組織代表:高雄市美濃區精功社區發展協會

一、社區簡介:

美濃區精功社區位於精功里,結合成功新村及精忠新村,合稱精功社區,因本社區主要人口皆為國雷專案榮民及榮民之後,許多單身的老榮民返鄉探親或定居,或是部分年事漸高逐漸凋零,實際居住人口也因此大量減少。社區內有許多來自雲南的少數族群,每年重要節慶也會舉辦應景慶祝活動, 四月潑水節、 六月火把節(農曆)、九月潑水節、 十月昂瑪突節和米干節。

社區發展願景為傳承孤軍堅毅精神,滇緬文化創新生。精功社區係由滇緬民眾所聚集,當地的民俗風情與生活習慣等,皆與傳統閩南民族或是客家族群皆有所不同,在文化面向具有特色,因此,精功社區希望能以在地的文化為底,攜手鄰近共同文化的社區,共同打造獨特的滇緬文化村。希望新一代的年輕人能重新認識及瞭解我們的文化,並進行傳承與紀錄,重建孤軍精神發揚滇緬傳統文化,並提供遊客從滇緬文化創意產業及在地雲南料理等旅遊路線體驗服務。

中圳社區

  • 社區組織代表:高雄市美濃區中圳社區發展協會

廣林社區

     社區組織代表:高雄市美濃區廣林社區發展協會

更新日期:111-7-28
展開
Top高通通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