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旗山區

旗山區

南勝社區

  • 社區組織代表:高雄市旗山區南勝社區發展協會

一、社區簡介

  • 南勝社區位於南勝里,所在的區域,地方上俗稱『嶺口』,清朝雍正、乾隆年間,漢人至此地開墾,從只有三戶人家,之後漸漸擴大形成蘭坡嶺,三角堀、棕仔坑等部落,日治時代時街庄合併,與新光里、中寮里合稱為?嬦坑庄,直到民國34年台灣光復後,因地緣屬旗山最南端,又轄內三角堀改名為南勝湖,而命名為南勝里。
  • 南勝位在中寮山西南側山腳下,是一個丘陵台地上的部落,東邊隔著高屏溪與屏東里港相望,是屏東平原向西交通的吞吐口,這裡的農田主要靠高屏溪的支流-楠梓仙溪來灌溉,另有龍文溪貫通整個社區,除了供給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外,也孕育出多樣豐富的生態資源,在交通上,南勝西臨燕巢區,西南通大社區,南與大樹區為鄰,是燕巢、旗山、大樹的交會處,她曾是高雄與屏東往來的交通樞紐。

 

二、社區願景

  • 南勝經歷各個年代族群的融合,從未因族群問題發生過任何衝突,大家一起共享這塊位在丘陵山坡地上的美麗淨土,知足惜福,和睦相處到今天,只要深度拜訪南勝社區,將會發現這群勤奮刻苦的居民們,在歲月中所開創出的文化傳承軌跡,以及那令人驚艷的故事風景。
  • 南勝社區的農村再生計畫業經高雄市政府核定,社區的發展願景是:『觀光休閒好所在,南勝荔枝尚介讚』,南勝期望營造社區成為重視荔枝產業、觀光休閒及生態永續,並提供遊客從事生態教學、農村文化、運動休閒及採果體驗等深度旅遊,及親近大自然的好地方。

中寮社區

  • 社區組織代表:高雄市旗山區中寮社區發展協會

一、社區簡介

  • 中寮社區位在旗山區海拔高度為421公尺的中寮山上,在地理位置上,北臨田寮區,東與新光里為鄰,東南臨南勝里及大樹區,西則與燕巢區為鄰,在對外交通上,中寮社區與燕巢的往來十分密切,走國道10號到中寮,須經燕巢金山方能進入,另外可遊旗山區的旗南三路轉入中寮一路,而高41線鄉道貫穿社區,是社區主要的聯外道路。
  • 中寮因為地勢較高,為一完整獨立的農村社區,因周遭沒有其他山脈阻礙,山上有多家基地台林立因地勢高,可觀賞到日出及日落,目前已成為許多單車族及攝影愛好者的好去處,不僅如此,站在觀景台,所有景觀皆在腳底下,大小崗山、斜張橋、月世界及南二高等盡收眼底,宛如進入遠離人間的山中仙境,坐看自然美景怡情養性,讓人心曠神怡。

 

二、社區願景

  • 中寮是高雄市人口數最少的一里,僅103戶人家,大家相處融洽,互相扶持幫忙,居民還將盛產的薑取名為『無私薑』,象徵中寮社區大家無私奉獻、不分你我的情感,居民齊心為社區打拼,從景觀營造到社區綠美化,還成立一座夢想歡樂圖書室,甚至互相幫忙種植農作物,尤其居民對林相生態資源的維護及堅持,就是要營造出一個樂活有氧、和樂的山上自然空間。
  • 中寮社區的農村再生計畫業經高雄市政府核定,居民對未來中寮發展願景是:『中寮社區目前以環境保護、社會福利照護及防災為主要推動工作,希望以生活、生態及產業三大面向來營造,留給在地居民一個低碳且美好的藝文生活空間』

勝湖社區

  • 社區組織代表:高雄市旗山區勝湖社區發展協會

一、社區簡介

旗山區勝湖社區位於南勝里,距高雄市區中心非常近,交通便捷,走國道10號道路,只有20分之車程,週邊鄰近觀光景點豐富。包含大雄寺、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義大世界、旗山老街…等旅遊景點,且交通便捷,社區內有滿山遍野的荔枝(玉荷包)與香蕉。

社區願景為「觀光休閒好所在,勝湖(幸福)社區尚介讚」,期望規劃整體社區環境,結合社區產業及生態資源,並將外流的人口空出之房屋,改建為民宿以留住被包客;讓社區產業活化,開創深度旅遊之高峰。營造勝湖社區成為重視產業、觀光休閒及生態永續,並提供遊客從事生態教學、農村文化、運動休閒及採果體驗等深度旅遊,及親近大自然的好地方。

糖廠社區

  • 社區組織代表:高雄市旗山區糖廠社區發展協會

一、社區簡介

旗山區糖廠社區位於糖廠里,早期社區居民以種植香蕉、地瓜等低經濟作物為主,西元 1909 年日本人在本地建設了旗尾糖廠後,更名為「旗山糖廠」,主要業務為製造白糖,於台灣糖業興盛時期,不管是種植甘蔗或是從事製糖作業,都讓旗山地區許多人家得以養家活口,旗山糖廠與香蕉見證了『旗山』地區的產業興衰。因糖廠建立,留有具糖業文化廠房、煙囪、倉庫及二次世界大戰所遺留下的防空洞。

百年糖業文化資產及豐厚的自然景觀加上聞名世界的水果「香蕉」是社區得天獨厚的最好條件。因此本社區後續發展主要方向以推廣社區軟體建設為主要目標,建立社區導覽能量,推廣糖廠特色文化資源,搭配旗山豐富的農特產業進行加工,開發多元伴手禮,融入環境體驗及食農教育的遊程,發展有吃又有玩的深度體驗經濟。

南洲社區

  • 社區組織代表:高雄市旗山區南洲社區發展協會

一、社區簡介

旗山區南洲社區位於南洲里,屬於傳統農村社會,其中以種植「香蕉」為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然而香蕉種植在旗山早已形成農業特色,並成為外地者對於旗山的認知,也為當地居民帶來一種社區使命感,努力完成有口碑的任務。

香蕉文化就如同一種全民運動,凝聚了居民對當地社區得情感意識,期望透過「香蕉」特色產業經營轉型增加就業機及社區知名度,藉由文化調查與紀錄,來保留在地文化歷史與其所賦予的傳承精神,此外,辦理社區資源調查、人員培訓及環境綠美化,讓民眾能珍惜特有資源,減少環境破壞,因此希冀藉由「樂活溪洲、風華再現」,作為本社區未來發展的主題。

新光社區

  • 社區組織代表:高雄市旗山區新光社區發展協會

一、社區簡介

新光社區位於高雄市旗山區,舊名「磱碡坑」,約前清朝同治年間或更早,先民由福建漳州平和縣塔尾堂庄,遷移到此地,當初本地長滿一種植物叫磱碡,又喜生長山溝旁,處處可見,先民為便於識別地理環境,於是稱之磱碡坑(老一輩閩南人稱山溝叫坑溝)。居民大部務農維生,種植作物以香蕉、荔枝、蔬菜為生產大宗。

社區發展願景為述說皇帝夢、體驗新光情,新光社區有著在地古老的故事,就像從以往農作物收成搬運須人力配合牛車,因地形關係主人用牛鞭抽打,使牛隻更加用力因此噴出牛糞,這也是牛糞巷的由來,還有皇帝帽(圓山)以及印斗山(玉璽)等等故事。未來將加強這特有的文化故事,保留在地文化特色及人文精神,一方面提升生活品質,改變社區居住環境,塑造符合空間美學及生態永續之社區環境。

南新社區

  • 社區組織代表:高雄市旗山區南新社區發展協會

大林社區

  • 社區組織代表:高雄市旗山區大林社區發展協會

圓富社區

  • 社區組織代表:高雄市旗山區圓富社區發展協會
更新日期:111-7-28
展開
Top高通通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