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農業區
內門休閒農業區
為全台灣總舖師最密集的區域,可說是台灣的「食神之鄉」,其「宋江陣傳藝文化」更是全國聞名之傳統藝術活動,為本地區發展休閒觀光農強而有力之文化資源,休區內以「龍眼」為主要經濟作物,自然與人文景觀豐富包含紫竹寺、七星墜地、木柵教會等。本休區自89年農委會審定同意劃設,區域土地大部分屬於內門區木柵段,東勢埔段次之,總面積約447公頃。
親子同樂的好地方
大家共同大快朵頤
大樹休閒農業區
本休區已著名的『玉荷包荔枝』與『金鑽鳳梨』為主軸,搭配豐富的歷史與生態資源,發展深度導覽與體驗教育。
休區觀光資源豐富,除保有許多傳統的古厝(莊家古厝、姑山古厝群),廟宇(龍安宮、關帝廟)及古蹟(龍目井、木炭窯)等特色建築,更有合法農場(華一休閒農場、綠冠有機鳳梨農場等)、合法民宿(明山莊)、休閒餐廳(紅豆咖啡、東照山咖啡)等休閒育樂園區。
休區面積約483公頃,以龍目、興山、和山、姑山及三和等5里為主。
傳統的古厝周圍景色
傳統的古厝樣貌
六龜竹林休閒農業區
本休區全區為「產梅專業區」,因視野遼闊、景色宜人,以推廣休閒農業為主,此地海拔高度440m~1320m,適合栽種溫帶水果,尤以梅子、紅肉李為主,產季外並有農家販售相關農產加工製品;另有數家溫泉山莊散布其中,每年元旦前後舉辦泡湯賞梅活動,農曆三月後則有採梅採李活動,秋冬涼爽季節適合到此登山健行、泡湯賞花賞景。
本休區自90年農委會審定同意劃設,位於六龜區寶來里東北側,總面積約426公頃。
盛開的梅花們
藍天白雲的遼闊景色
美濃休閒農業區
區內觀光旅遊資源極為豐富,特色產業包括白玉蘿蔔、橙蜜香番茄、野蓮、藍衫、紙傘、陶藝、客家文化等,每年11月份舉辦的『白玉蘿蔔季』總會吸引眾多人潮湧入美濃體驗拔蘿蔔亦成為南部很夯的農事體驗活動之一。
本休區位於美濃平原北側,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加上農業、文化產業資源豐富,於2012年農委會劃定通過,區內並依特色區分為鄉愁地景區、傳統聚落區、水岸風景區。
【鄉愁地景區】
位於美濃的福安里、彌濃里,遊客只要從旗山開車進入美濃,首先映入眼簾的農業區就是了。層巒疊翠的彌濃山,及山下辛勤耕作的農民身影,是許多旅外遊子對故鄉的印象,此區塊因氣候相對乾燥,但土壤又因地下水而保持濕潤,所以是美濃冬季裡作非常發達的地區,包括白玉蘿蔔、橙蜜香番茄。
【傳統聚落區】
永安聚落是美濃開庄最早的老聚落,有全美濃最多最完整的家族夥房、菸樓、還有東門樓、敬字亭、伯公等歷史建物,是美濃最具代表性的歷史街區,除此之外,永安聚落還有藍衫、紙傘、陶藝,及各式農特產品的老店面,是最有歷史風味的地區。
【水岸風景區】
中正湖的水岸風景區,因圍繞美濃中正湖四周的農地,及北側傳統聚落廣興庄,在此稱為水岸風景區。又因鄰靠水邊濕地,而生產豐富的野蓮、福菜、尖瓣花等野菜,並且廣興庄在傳統上又因其他地質乾燥、引水不易,過去已種植地瓜聞名,形成地方產業一大特色。
紙傘的藝術
美妙的風景
那瑪夏民生休閒農業區
民生休閒農業區位於那瑪夏區北端,東臨桃源,西接嘉義,北與塔塔加相隔。世居達卡努瓦里之原住民以務農維生,大多種植高經濟作物,包括芒果、生薑、愛玉、苦茶籽、水蜜桃等水果,本區休閒資源以原住民文化及田園自然景觀為其主要特色。
原住民公仔
原住民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