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行軍蟲
簡介
秋行軍蟲原產於美洲,2016年入侵非洲後快速擴散且對非洲之玉米造成嚴重危害,2018年進入印度並迅速蔓延至亞洲其他國家,台灣108年6月8日於苗栗發現第1起案例,目前全台含外島地區均有危害紀錄。
秋行軍蟲一生平均可產約1,500-2,000粒卵,生活週期短、繁殖力強,且飛行能力極佳,因此聯合國糧農組織將其列為全球預警的重要農業害蟲。
秋行軍蟲幼蟲特徵:
圖片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提供
防疫現況:
一、農委會於108年6月18日宣布進入「第二階段」緊急防治,一旦確診為秋行軍蟲,立即啟動強制噴藥作業,且進行移動管制。
二、依據秋行軍蟲災害防救第9 次會議決議事項,秋行軍蟲防疫策略自 110 年 3 月 1 日起調整進入第三階段過渡期,對於發生田區,政府仍提4次藥劑補助,但不再補助施藥工資,並自110年7月1日起正式進入第三階段,由農民自主管理,發生田區無須再逐案通報,政府亦補再補助藥劑及工資。
防治資料
秋行軍蟲整合性管理策略宣導影音檔區2022年1月24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