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椿象
簡介
荔枝椿象為台灣新興害蟲,主要危害龍眼、荔枝及台灣欒樹等無患子科作物,荔枝椿象的成蟲和若蟲均會吸食荔枝與龍眼的汁液,尤其喜好吸食嫩芽、嫩梢、花穗和幼果的汁液,導致落花、落果、嫩枝與幼果枯萎、果皮黑化等情形。同時荔枝椿象也是荔枝簇葉病(龍眼鬼帚病)之媒介昆蟲,荔枝簇葉病會造成花芽呈現簇生狀,嚴重影響結實率。
不同零期若蟲(破蛋)
不同零期若蟲(成長期)
不同零期若蟲(逐步成熟)
近距離的成蟲照
多隻攀附於枝葉上的成蟲
防治方式
荔枝
荔枝開花前:化學藥劑防治、物理防治(移除成蟲)
荔枝開花期:2月上旬開始至3月下旬,僅能使用物理防治(移除卵、成蟲)、生物防治
荔枝結果後:化學藥劑防治、物理防治(移除若蟲、成蟲)
荔枝收穫後:化學藥劑防治、物理防治(清園整枝、移除若蟲、成蟲)
高雄玉荷包荔枝重要害蟲防治曆
高雄玉荷包荔枝重要害蟲防治曆說明:
荔枝生長期:花芽分化(1月)、抽穗期(1~2月)、小花開放期(2~3月)、果實發育期(3月~5月)、採收(5月~6月)、採後修剪清園(6月~10月)、停梢(11~12月);荔枝椿象生活史:新一代成蟲期(1月~6月)、交尾產卵期(2月~6月)、卵期(2月~4月)、若蟲期(3月~8月)、新一代成蟲期(6月~12月);慣性栽培:化學防治*(1月)、防治關鍵期(1月)、化學防治*荔枝細蛾(4月~5月)、採收(5月~6月)、採後修剪清園(防治介殼蟲)(降低成蟲密度)(6月~11月);有機栽培:物理防治**(1月~6月)、平腹小蜂釋放(2月~4月)、採後修剪清園(6月~11月)。
龍眼
龍眼開花前:化學藥劑防治、物理防治(移除成蟲)
龍眼開花期:3月中旬至4月下旬,僅能使用物理防治(移除卵、成蟲)、生物防治
龍眼結果後:化學藥劑防治、物理防治(移除若蟲、成蟲)
龍眼收穫後:化學藥劑防治、物理防治(清園整枝、移除若蟲、成蟲)
高雄龍眼重要害蟲防治曆說明:
龍眼生長期:花芽生理分化期(1月)、抽穗期(2月~3月)、開花期(3月~4月)、果實發育期(4月~7月)、採收(7月~8月)、採後修剪清園(8月~10月)、花芽生理分化期(11月~12月);荔枝椿象生活史:新一代成蟲期(1月)、交尾產媆期(1月~6月)、卵期(2月~5月)、若蟲期(3月~8月)、新衣代成蟲期(6月~12月);慣性栽培:化學防治*防治關鍵期(1月~2月)距離10天平腹小蜂釋放(3月~4月)、化學防治*荔枝細蛾(5月~6月)、採收(降低成蟲密度)(7月~8月)、採後修剪清園(防治介殼蟲)(9月~10月);有機栽培:物理防治**(1月~8月)、平腹小蜂釋放(2月~5月初)、採後修剪清園(9月~12月)。
高雄龍眼重要害蟲防治曆
物理防治-移除成蟲
執行者應著長袖衣物、戴護目鏡及手套以避免遭到防禦性臭液灼傷,將捕蟲網前端網子部分改成塑膠袋,袋內滴入醋酸,以敲打方式將荔枝椿象成蟲敲入袋內。
移除成蟲的著裝配備
物理防治-移除卵塊
執行者應著長袖衣物、戴護目鏡及手套以避免遭到防禦性臭液灼傷,將荔枝椿象卵塊摘除,並利用塑膠袋打包、密封;荔枝椿象卵如已孵化,則可以不用移除。
卵塊近距離照片
生物防治
利用荔枝椿象卵寄生蜂-平腹小蜂防治,防治原理為平腹小蜂將卵產在荔枝椿象卵內,平腹小蜂之幼蟲利用荔枝椿象卵為營養來源,造成荔枝椿象無法順利孵化,而達到防治目的。
平腹小蜂產卵在荔枝椿象卵內
藥劑防治
利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公告規定可以使用之藥劑進行防治。
使用時機
說明
荔枝椿象新一代成蟲於5月後陸續出現,其大量取食後體內儲備大量脂肪,對藥劑敏感度低,同時容易在噴藥時受到驚擾而暫時飛離,俟藥劑效果消退後再飛回原處,因此此時利用藥劑防治效果較差。
荔枝椿象在冬季後以成蟲進入越冬期,此時不再進食活動力低,俟隔年1月下旬逐漸甦醒,其於越冬後期時脂質消耗殆盡,對藥劑敏感,且因活動力差,利用藥劑防治效果極佳,因此荔枝椿象越冬即將結束進入交尾期前,為最佳防治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