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驗證問答集

驗證問答集

111-11-24

狂牛病是什麼? 為什麼會促使食品追溯的普及?

點閱率:92
狂牛病的全名為「牛腦組織海綿化病變」(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簡稱為 BSE), 會造成神經控制失調,腦功能衰退,終而喪失功能,且人體攝取之後,也可能造成類似的病變,因而造成世界性的恐慌。由於建立食品追溯制度,管理牛隻的親緣以及飼料,是防杜狂牛病的最有效方法,因此狂牛病成了食品追溯制度普及的重要推手。

 

說明:
狂牛病又稱為「牛腦組織海綿化病變」(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簡稱為 BSE),罹病的牛隻,腦神經組織會產生空洞,因此造成神經控制失調,腦功能衰退,終而喪失功能,甚至死亡。可怕的是,狂牛病是由一種極特殊的蛋白質所引起,這種蛋白質可能具有累積效應且不易被破壞,因此攝食之後,也可能對人體造成類似的病變。

引起狂牛病的這個蛋白質,在科學上稱為 Prion, 這是一種神經蛋白質,但是致病性的 Prion 可以誘使正常 Prion 蛋白轉成致病的形式,而且 Prion 高度安定,幾乎不受一般高溫破壞,而且 Prion 可能會因為攝取神經組織或是脊髓而傳染,至今科學界都還在研究這個蛋白質。

牛隻得到狂牛病的原因,主要有遺傳,以及飼料中混用骨粉兩種,然而根絕這兩個原因的最有效方法,在歐美與日本,已證實就是建立食品追溯制度。落實食品追溯制度,可以確認牛隻的父母本是否無涉狂牛病,排除親緣遺傳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經由飼料與資材的追蹤,可以避免牛隻攝食到含有牛骨粉的飼料。在英國,十年來推動牛隻的食品追溯制度之後,罹病的牛隻已不復存在。
回頂部